logo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3年度)




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沈阳师范大学

代码:10166


专业学位类别

名称:社会工作

代码:0352


授权级别

博  士

硕  士



沈阳师范大学

2024 3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2007年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获批全国首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约15人。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近年招生规模稳定在25人左右。2017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MSW研究生,规模为10人。
 
本专业学位点聚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累积矛盾和社会治理创新需求,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辽宁五大发展战略为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和实践培训,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为目的形成三个研究方向为: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在青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都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众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三家研究生工作站,共有 10余家社会工作专业研究和服务机构设有专业实习基地,聘请校外专业实习督导15余人。

(二)学科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前沿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技能,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能够满足新时代经济和社会需求,可以熟练运用专业实务知识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开展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协同办学,内外连接资源;实施双督导双导师制,即机构督导与学校督导相配合为学生赋能;增设入学初期专业方向遴选、培养中期考核、毕业期末考核,实施全过程监控;设立双否决制度学分未修满,即实习鉴定不合格或未达到规定实习时间者不授予学位,强化出口管理。设实践老师全过程指导学生完成800学时实习;创办社工机构,服务地方社会。志愿服务与专业服务结合,回应社会需要,实现全过程思政;多渠道整合资源,依据专业方向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中小学设立实习基地,强化行业适应性。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落实情况

1、思政课程建设措施

本学科自办学以来,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培养目标,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交流本身亦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本身亦为立德树人思想教育的双向互构体系,形成学科专业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促进的突出特色。

一是以学科专业理论为依托,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分析框架解析社会事实。在理论研究中,通过理解社会构成与发展逻辑,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实践原则、辨证思维方式和矛盾分析方法;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专业理论课之外,拓展课堂教学的延伸学习模式,开设“自主读书分析会”、“空中讲堂——医巫闾学术讲座”、“空中讲堂——社会学名师学术报告”等系列学术活动,注重专业课程理论的内涵延伸,学术观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

二是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实现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学院将教师领办的服务机构和调查公司作为实习基地,依托各类项目开展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禁毒社工项目、关爱城市边缘社区留守儿童群体项目、关爱老年群体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等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三是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实现品格塑造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基层党建以学生党支部“全国样板支部”和“辽宁省红旗支部”建设平台为抓手,通过榜样引领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有为青年。学生党支部一直注重结合新时代党对青年培养和教育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行走的党课”系统活动。

2、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一是专业建设成绩斐然。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促进了专业建设总体质量的提升2019年社会工作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教育示范专业,2020年社会学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教育示范专业。近年来,学科获批省级教改立项5门,省级金课2门,校级金课3门。

二是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通过课程思政,在专业知识的交流中加强积极、正向的思想引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认社会学人的社会责任感,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助人自助过程中增强专业素质,体认思政教育。学生深度参与学院、导师、教师组织的各类型社会调查活动和服务养老、儿童家庭教育、禁毒宣传、公益慈善等社会工作实践项目。

三是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学生党支部荣获全国样板支部、辽宁省红旗支部。社会学学院学生团队获得学校“学风思政精品活动”一等奖、校“先进基层团委”、校主题示范党日一等奖。基层党组织活动获辽宁省高校创新党日活动一等奖,受到媒体和社会各届好评。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情况

根据研究生教育特点和规律,建立起以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立研究生辅导员定期培训制度,内容涉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日常奖助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着力提升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

三、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工作

(一)师资队伍

1.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学科自办学以来,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在“格物、求真、向学、论世”的学术理念指导下,把人才培养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注重教师教书育人、追求真理、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个人修养和培育精神的发扬。

一是倡导教师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建立师德师风教育与宣传机制。

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规范教育、学术道德教育、法制与警示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全面学习和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落实为党为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和责任使命。

二是推动教师提升自身学术品格,建立师德师风监督与约束机制。

建立学院领导班子、督学常规性听课制度和课堂教学意见反馈制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督学和任课教师每学期都有明确的听课要求,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召开两次主题座谈会。加强师德师风监督监察机制,建立师德师风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师德投诉和举报平台。完善师德约束机制,建立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

三是完善教师能力素养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激励机制。

实施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制度。年度考核包含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维度指标。并与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同时进行,师德师风年度考核结果与综合评价结果高度关联。

2.主要师资队伍情况(包括专任教师及行业教师情况)

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学历高、年轻化。共有教师12人,其中博士11人。现有硕士生专职导师7人。师资队伍中,全国民政部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聘教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1人,辽宁省创新人才计划1人,辽宁省杰出青年学者支持计划1人,辽宁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4人,学校高层次人才3人。辽宁省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秘书长1人。高级社工师1人,中级社工师4人,心理咨询师3人。聘请校外行业导师6人,多为社会组织或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

专任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合计

年龄分布

学历结构


博士导师人数


硕士导师人数


行业经历教师

25

及以下

26

35

36

45

46

59

60

及以上

博士学

位教师

硕士学

位教师

正高级

2



1

1


2



2

1

副高级

6



3

3


5

1


5

4

中级

4


1

2

1


4




2

其他












总计

12


1

6

5


11

1


7

7

行业教师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最高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专家类别

职务

1

魏杰

沈阳市和平区律动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本科

中级社工师

行业专家

中心负责人

2

朱开宇

沈阳施宇心港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行业专家


3

江菲

沈阳市皇姑区利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硕士


行业专家

理事长

4

潘国红

沈阳惠风和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大专

小学高教

行业专家

企业法人

5

王丽

领赋集团

博士

高级

行业专家

董事长

6

纪磊

辽宁玘渊文化传播·体面心理

硕士

中级社工师

行业专家

创始人

3.导师队伍建设规划

引育结合,建立一支数量和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未来导师队伍建设主要在两个点上着力,一是引育高端领军型人才1-2人,二是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特别是引进35周岁以下的青年博士,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并根据研究方向组建团队,从而依托团队进行专业化研究,保证教师的学科研究方向。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导师职业道德水平。坚持师德为先,研究生导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要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恪守学术规范,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引导研究生。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加强督导,完善导师队伍管理机制。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纳入专任教师年度业绩考核和聘期考核制度当中,重点考核师德师风和指导质量,注重将研究生导师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等工作成效纳入其中,把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和招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不认真履行导师岗位职责并产生不良后果的,视情况及时予以严肃处理。

(二)课程教学

1.本学位点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课及主讲教师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学分

授课教师

授课语言

1

社会工作理论

必修课

2

张青

中文

2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必修课

4

陶双宾

中文

3

社会政策

必修课

2

周彦汐

中文

4

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

必修课

3

王丽丽

中文

5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必修课

2

王丽丽

中文

6

精神健康服务

选修课

2

张青

中文

7

论文写作

选修课

2

李洪君

中文

8

医务社会工作

选修课

2

李阳

中文

9

家庭与家庭服务

选修课

2

张青

中文

2.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

一是课程教学集优化,实现全链条培养。加强课程建设和管理,以《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相关规定》为依据,按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完善各门课程,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一级学科为基础,打造各二级学科联动的课程平台,实现课程教学资源高效能发挥。专业外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为所有二级学科共享,将学生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二是督导考核制度化,实现全覆盖培养。除常规性考试考核之外,增加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以《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考核方案》为依据,以学术报告形式开展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成绩作为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或延缓学位论文撰写的重要依据;加强质量督导,建立包括计划-运行-控制-反馈-改进在内的质量管理闭环,先后建立了院级教学督导制度、教学运行定期检查监控制度及学生评教制度等多项制度。

三是科研训练精准化,实现全方位培养。本学位点以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采取分类指导,体现特色,尊重差异的培养模式,回应当地社会发展中社会需求,开展实务研究和干预行动。

(三)导师指导

1.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考核情况

根据《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聘任与管理办法》相关规定,2021年度,本学科新增研究生导师1人,参与教育部第十三期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培训2人。导师通过遴选产生,根据招生和培养工作岗位的需要动态调整,实行聘任制。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和聘任,坚持思想与业务全面考察、突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原则,按照“标准明确、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要求,着眼于保证和提高硕士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确保导师队伍的整体稳定及不断优化。 

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导师实行常态化分类培训,切实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和严格学术管理的能力。新聘任的导师在研究生院组织相关培训及学习的基础上,学院及所在学科点再委派有经验的导师对新任导师的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连续上岗的导师实行定期培训,确保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在指导环节中落地见效,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根据《沈阳师范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学校实行教师岗位考核制度,研究生导师的岗位考核一般结合学校人事处的教师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师德考核和业绩考核两部分。考核结果是导师奖惩、招生计划分配、岗位聘任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依据《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实行研究生教学督导制度,定期深入了解导师培养研究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评定,检查结果与研究生导师的年度考核、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招生资格认定等直接挂钩;依据《沈阳师范大学关于对研究生及培养单位有关奖励的规定》,对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或所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的导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2.行业导师选聘、研究生双导师制情况

优选行业导师。结合学校学科布局和研究生培养标准,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聘用具有专业知识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确有实际指导和实践能力或者交叉学科的学者、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专家、政府工作人员等,作为校外导师备选人选,建立导师数据库,进行动态跟踪。

导师聘用及培训。坚持迭代更新,不断升级导师聘用制度;通过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培训平台等,使导师参与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

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考取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并参与行业服务,提升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

校外导师与研究生实行科学合理的“双向选择”。向本学科范围内的所有校外导师公布学科内研究生的情况资料,同时向本学科内研究生公布校外导师的情况资料。

导师组制探索:建立双导多师联合培养机制,建立1+1+N导师组。即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实训导师和行业导师、实践基地督导教师参与学生的全过程培养;建立主导师与副导师相结合,将实务经验丰富但不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纳入副导师队伍形成培养合力;构建校企、校社、校政双平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3.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

本学位点在认真贯彻《沈阳师范大学全面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所明确规定的导师职责的基础上,认真落实《沈阳师范大学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处理办法》《沈阳师范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完善导师考核评价体系,把师德师风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导师评价的重点,突出对育人责任和岗位职责落实情况的考核评价。

(四)实践教学

1.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凸显我院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123”实践教学体系,即一个培养核心、两种实践方式、三级内容层次。“一个培养核心”即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两种实践方式”即通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段相结合两种方式开展实践;“三级内容层次”即构建校内课程实验、校内模块实训、校外专业实践三级内容层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校内课程实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第一,注重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案例教学,引导和鼓励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第二,加强案例教学、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完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

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第一,全面统筹、打造模块。围绕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核心目标,紧密结合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的校内实践体系。第二,开放共享、鼓励交叉。校内实践基地共建共享,避免资源闲置,鼓励学生跨学院、学科实践。

2.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

本学位点坚持科研引领教学的人才培养信念,注重科研与教学相融合之路。研究生在夯实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拓展学术视野,积累研究经验,在专业素养、学术规范认知、科研创新能力等维度全面增能。研究生获得“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10余项。

聚焦行业需求,强调职业胜任,鼓励学生考取行业证照和职业资格准入证书。学生考取助理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资格证等证照占比为在读期间学生总数的90%以上。

3.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情况

政府、企业、社会工作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主体多方合作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提供人才培养的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持。高校与社会工作机构共同完成项目,弥补高校单一主体培养人才的不足,同时为机构或企业提供了人力及技术资源,研究成果能够转化成效益为企业所用,实现多方参与主体之间的互惠共赢。

(五)学术交流

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内学术交流,学术讨论。

研究生参与国内学术交流基本情况

序号

年度

学生姓名

会议名称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1

2023

张宁、朱轶琳、段梦瑶、关智华

辽宁省高校社会工作论坛

12.3

沈阳师范大学

2

2023

张宁、朱轶琳、关智华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东北片区

12.23

吉林农业大学

3

2023

朱轶琳

第十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八届研究生论坛

8.9

内蒙古工业大学

4

2023

李采峰、王泽玮、张小薇、王姝雯

社工站规范化建设和体系化运行

11.10

沈阳市民政局

5

2023

王姝雯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适用路径

4.14

腾讯会议

6

2023

王姝雯

互动、互助、互惠的小组工作(一)

4.28

腾讯会议

7

2023

陈冠哲、逄增强

华东师范大学沪江名家讲坛

11.12

腾讯会议

8

2023

陈冠哲

社会工作干预前沿

10.21

腾讯会议

9

2023

康金雪

2023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学术会议

6.6

腾讯会议

10

2023

康金雪

人地之间-中国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

6.27

腾讯会议

(六)质量保证

1.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

重视培养方案的修定 学院每年都要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通过对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习年限、课程学习要求、学位论文标准等的修订,以规范、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有效地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合理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尊重学生的个人培养选择,比如研究方向选择、课程选择等。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研究生课题研究方向及实际情况,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制定以后,必须严格执行,并要进行中期检查,不能按时完成计划的,推迟毕业以此加强过程管理。

2.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以及《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本学位点严格落实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指导下,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监督培养计划执行、指导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工作。

3.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

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积极投身教书育人,教育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学科及行业领域发展动态和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等特点,制订研究生个性化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潜心读书学习、了解学术前沿、掌握科研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加强科研诚信引导和学术规范训练,掌握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情况,增强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始创新意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

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4.分流淘汰机制

本学位点不断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对超过学籍年限研究生进行了清退处理。

(七)就业发展

1.本学位点人才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建立情况

学位点建立了常态化人才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从多维度建立落地路径和跟踪模式。定期进行用人需求的评估与倡导,通过招聘宣传、定期座谈、专业服务案例成效分享等方式,不断研判社会对学位点人才需求的真实情况。

2.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发布情况


单位类别


年度

党政机

高等教育单位

中初等教育单

科研设计单位

医疗卫生单位

其他事业单位

国有企

民营企

三资企


部队

自主创


升学


其他

全日制

硕士

2023

1

2





2

6





10

非全日制硕士

2023







1






1


3.用人单位意见反馈情况

本学位点重视毕业生的发展,常年根据QQ群等通讯方式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学院采用问卷方法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工作,通过问卷内容回收统计,用人单位普遍反馈良好,绝大多数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4.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情况

学院在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对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通过回收反馈,90%以上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质量持肯定态度。

四、研究生教育支撑条件

(一)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本年度完成的主要应用性科研成果或科研项目情况。

序号

姓名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获批年度

项目起止年月

项目类型

合同经费

(万元)

1

詹娜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3.9

2023.09-

2025.09

出版工程项目

10

2

詹娜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3.9

2023.09-

2025.09

出版工程项目

10

3

张娜

社会工作实验室介入社会实践类课程教改的路径分析

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3.2

2023.02-

2025.02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5

4

李阳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以《社区工作》为例

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3.12

2023.12-

2025.12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5

5

张娜

社区治理背景下城市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提升的继续教育体系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2023.11

2023.11-

2025.11

一般课题


6

詹娜

非遗助力辽宁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辽宁省委统战部

2023.6

2023.06-

2025.06

百名博士献百策课题


7

李洪君

沈阳市多民族聚居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沈阳市社科联基地项目

2023.11

2023.11-

2025.11

基地一般课题

自筹

8

张青

辽宁公益慈善研究院建设项目

沈阳师范大学

2023.10

2023.10-

2023.12

平台资助项目

6

9

张青

铁岭市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业务培训项目

铁岭市众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3.7

2023.07-

2023.11

横向

3

10

张青

员工社会心理支持及企业文化建设服务项目

智宝生物科技(沈阳)有限公司

2023.7

2023.07-

2026.06

横向

148

11

张青

公司VIP客户家庭支持及企业文化建设服务项目

辽宁票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3.6

2023.06-

2025.06

横向

174

12

张青

禁毒社工技能提升系统开发与业务培训项目

沈阳市和平区大都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3.6

2023.06-

2023.11

横向

5.1

13

陶双宾

小餐饮行业成长关键引导数据平台研发

辽宁财法同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3.9

2023.09-

2026.09

横向

200

14

陶双宾

社会调查信息采集即时数据平台研发与服务

沈阳建模科技有限公司

2023.8

2023.08-

2026.08

横向

123

15

张青

信访监督机制研究

中国石油管理局工程有限公司

2023.10

2023.10-

2023.11

横向

4.9

16

李洪君

CSS项目

中国社科院

2023.7

2023.07-

2023.12

横向

20


(二)支撑平台

1.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情况

案例教学以“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为整体思路,通过基地建设协同案例教学的培养模式,建构出“实务能力双协同”的特色培养模式。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案例教学的特征相适应的案例评价机制,目前本学科已有案例围绕社区治理、老年及医务社会工作开展,部分优秀案例入选全国百优社会工作服务案例。代表案例:H社会福利院个案工作报告、个体成长与家庭重建——萨提亚模式个案实务研究、自我赋能到社会参与的行动反思——以D社区学堂项目为例等等。

2.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

与沈北新区道义街道民丰社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雍森医院、沈阳市皇姑区社会福利院等十家机构设置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每家机构接收3-6人,导师1-2人。

在实践、实训教学方面,2010年建成社会工作实训室,包括有3个案室、小组室、社区活动室、电话访谈实验室、机房和观摩室,共计约225平米左右。拥有彩色球型一体摄像机、投影仪、多媒体控制台、液晶电视,监听头、台式计算机等硬件设施,拥有社工网络调查及数据分析系统、社工心理测评软件等社会工作实训室专用软件。

(三)奖助体系

学院设有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级奖学金。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研究生专心完成学业,在科研事业中取得成就,根据《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以公平、公正、公开、择优为原则,严格谨慎地进行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工作。

项目名称

资助类型

年度

总金额(万元)

资助学生数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3

10.2

32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3

39

65


五、学位点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本学位点立足东北,聚焦辽宁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需求,以申报课题、基地平台、领办机构、政社合作等形式为载体,积极开展实践项目和干预行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基层稳定,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和社工服务。

1.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为社会治理创新储备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学校与民政厅合作成立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面向辽宁省内基层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工技能培训;响应民政部号召实施社会工作机构三年“牵手计划”,帮助落后地区培育社会工作组织,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部队,创新社会治理载体。

2.建立各类社会治理研究基地,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以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家庭建设研究中心、公益研究院等省级平台为依托,开展社会治理相关研究。主持辽宁省、沈阳市等妇儿工委(2020-2030)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引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制定禁毒社会化服务精细标准,被沈阳市禁毒办采纳,推动政府购买禁毒社工岗位沈阳市全覆盖。设计“3+N”多方合作社区妇女之家社会工作模式、“315”新业态职工服务体系,分别被沈阳市妇联和总工会采纳并在全市推广实施。

3.发起成立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近年来,学院教师为扩展产学研服务载体,响应民政部号召,领办青杨社工、大都市社工、众享社工三家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发起成立沈阳市社会工作联合会、沈阳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并担任法人或理事长。以专业力量引领行业发展,以服务组织为行动载体,积极主动作为,参与疫情防控,指导居家隔离,提供一线督导。

六、本学位点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1.强内生,引外援,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双循环。依托门类齐全的学校和学科平台,以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多元整合的优势,聚焦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和社会治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升内在培养质量;与民政、妇联、残联等行政机关和群团组织合作建设实践与培训基地,外引校外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建设;教师领办社会工作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学生以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方式参与实践,开展行动研究,产出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展课题申报、技术服务、行业咨询,共建师生学术共同体。

2.重过程,严出口,培养过程与结果导向双考核。基于多数学生为地方省属院校生源状况,创新性地采取“低进高出”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向,重过程考核,严出口管理。建立中期考核、毕业考核,预开题、正式开题,预答辩、正式答辩的双考核双开题双答辩质量监控体系,突出开题报告、实习实训与论文写作相衔接、理论教学与解决实践社会问题相衔接。

2.培养成效及影响力。报考招录比不断扩大,第一志愿上线率达100%,跨专业跨地域生源不断增多,为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奠定良好基础,专业硕士点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人才短缺。目前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两个最主要的短板:一是缺乏高端领军型人才,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还不够多,人才承载能力还不强,导致学科整体科研水平难以上台阶。二是人才梯队建设缺口较大,硕士生导师数量不足、青年教师严重缺少。

2.专业方向和研究特色还需进一步整合。虽然本学位点已经明确发展方向,形成了研究和实践特色,但内部研究力量还存着分离,个别教师和研究生的力量还没有围绕学位点发展目标得到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整合和调动相关资源,形成新的创新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实践。

(二)改进措施

1.凝练学位点建设特色方向。新形势下,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关注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凝练研究和服务方向。按照多元并举、优化结构、协同发展的思路,形成以社会学研究为理论储备,社工服务为助力的全方位发展特色。

2.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人才与培育人才相结合,完善团队建设。对学科发展来讲,标志性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突出。在未来的学位点建设中,一定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3.落实学位点建设保障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基础办公条件、提高科研奖励政策支持四个方面为学位点的发展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