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报告会(二):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社会学分析
2017年6月12日下午,继小学期启动仪式后,社会学学院小学期第二场学术报告在软件学院二楼报告厅举行。我院二级教授刘平老师围绕着“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这一当下沈城最火热的话题,结合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为我院全体本科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报告开始之前,刘平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了小学期的历史,在我校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学期已成为加深、拓宽各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领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同。
随后,刘平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概况。尽管相关宣传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积极响应,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这次的活动与以往相关活动的意义有何差别?在这里,刘平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社会学的思考与观察,并举例社会学学院成立的专题小组所承接沈河区的一项工作,就“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进行研究一系列的问题。刘平老师认为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运用社会学的视角、理论思维来解读这样的事情,以及如何用社会学的思维解决将要发生的、遍及城乡的共同缔造事情。
接着刘平老师从以下三个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一、家与社会的视角。刘平老师首先以变迁历史,城市治理以及对违章建筑的处理为例,启发同学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一事件,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要有社会学的想象力,不要就事论事,并指出这是社会组织和国家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基层社会的治理,它发生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中国城市社会,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有了显著变化的40年之后的现在,意义非凡。而中国在基层社会治理上要形成现代化的布局,从长远看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社会分化的视角。刘平老师从法国大革命及影响再到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经济情况这一历史事实中,指出当时“小政府,大社会”在促进法国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性。从而结合以往政府包办一切的基本国情,进一步说明当下中国社会应简政放权,适应经济发展去改变“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而这一切行动的目标就是构建基层社会的制度化机制。
第三、公共物品的视角。刘平老师向我们分享了自己在沈阳几个小区考察后的心得体会。一是在人的方面,社会治理的参与者是谁?社区事务的参与性问题如何解决?并指出以往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性不高主要是过去产权制度下的制度文化的惯性导致;二是在事的方面,哪些事可以吸引社区居民?哪些事在哪些社区有意义?如何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三是在资源的方面,社区公共资源如何利用?并结合当下小区开发建设中社区居民在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公共空间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指出居民共享性的重要性。
最后,刘平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看法,认为这是一个国家与社会互相增能的过程,政府应主动去孵化社会,要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
在报告结束后,刘平老师就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并进行了充分的解答。通过刘平老师此次的报告,相信大家对于“幸福沈阳共同缔造”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报告会在学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