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青·学习】学而识“习”

什么是文化?经、史、子、集等卷帙浩繁的书籍是文化,衣、食、住、行等具体现象也是文化,一言以蔽之,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传承与创造从未间断,因此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给世界人民提供极其丰硕的文化,同时5000多年的文化滋养让我们又非常自信地去创造面向现代与未来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吹响了中国建设与创造先进文化的集结号。

文运强国运兴。文章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上古神话、百家之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无数的传统文化演绎成了数不胜数的精彩的中国故事。又如闽菜、粤菜、川菜、鲁菜等每一省的菜系都让品尝过的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置身其中往往会有说不完的中国故事,看不完的中国风景,体验不完的中国生活,以至于让人情不自禁地说,中国我爱(喜欢)你!与其说爱(喜欢)中国倒还不如说爱(喜欢)中国人,毕竟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中国的一切景象总是折射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根脉,氤氲着源源不断的文化灵力。每一个中国故事的背后是中国人自信心理的自然体现,是昂扬精神的真实流露。一个能够让人明显感受到文化精彩的国家,肯定会将“精彩”作为文化建设与创造标准。我们正在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文化一定要成为深受世界人民欢迎与喜爱的。当“中国故事”能成为世界流行语之时,也就是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事实之日。

守望民族精神。文章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人不是单靠吃粮食活着,还要靠吃精神食粮活着,而文化就是最好的精神食粮。当中华民族具备满满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的文化建设行为时,中国一定是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我们要牢记“四个自信”,本质上就是在不断强化文化自信,因为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具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功效,夯实文化自信的厚土,是为了不断强有力地撑起由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构架成的高天。讲文化自信,其实就是强调中华民族的心灵守望,守望国家的强大,守望民族的复兴,守望中华民族精神上的高标特立。

文化锻造龙魂。文章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文化往往是以形象或现象的方式展现于世人面前的,而形象或现象正是对一个民族品质最生动的诠释。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神话,写出了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无畏气概。煌煌二十四史,写活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人物,无数的人物身上扬励着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一部部改革文献,道明了一个民族鼎新革故的豪情壮志。我们的先人是这样奋斗的,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也必须这样奋斗,我们绝不给先人抹黑,也不给后人丢脸。吃谁家的饭,像谁家的孩子。吃着中华民族精神食粮长大的我们,一定要做顶天立地的人。


铸就文化新辉煌。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化是对历史的忠实记录,所有的文化都是根植于现实的,哪怕是以浪漫主义的风格出现,那也是对理想的坚守,对现实的批判。创造承前启后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人建设优秀文化的自觉追求,今天我们要建设怎样的文化?为什么?怎么做?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最终做到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协和万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头、历史基因与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既如此,我们就要建设与创造“协和万邦”的当代文化与未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