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贫家子弟与学问?

本文部分观点原系“中国社科院学者:现有体制下学问不是贫家子弟能做的!”

“凤凰网文化”访谈 ,中国社会学(sociology_cn)团队编辑节选推荐。(如有侵权,望告知)

新闻背景:2013315日,年仅36岁的年轻学者张晖去世,让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震荡。有人为其早逝惋惜,也有人感受到坐在学问的冷板凳上那份凄苦和悲凉。我们难道真的处在一个学术的“末法时代”吗?知识分子又该如何坚守那份清冷?

关于现行体制下,贫家子弟适不适合做学问?听听知友怎么说?

知友一:

与体制无关,请参考传播学著名的「知沟」理论:知识鸿沟,又称知识沟,英文Knowledge gap hypothesis。是传播学中的一个假设,属传媒影响的课题。知识鸿沟假设指大众传播媒介使知识丰富和知识缺乏间的距离增加。

知识鸿沟假设由Phillip J. TichenorC. N. Olien G. A. Donohue1970年提出。这个假设指出,不论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高或低,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都会随时间而增加,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取的知识量,却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所获取的多,久而久之,这两群人的知识差距会不断扩大,这就是知识鸿沟。

在电脑普及的今日,知识鸿沟引申出数码鸿沟,指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引致对电脑等数码技术的掌握的差异。

知识沟理论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

知友二:

做学问的本质就是“求真”,做学问的人产出的东西就是“真理”或接近于“真理”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靠自己的产出跟其他人交换自己所需的东西,“真”或“真理”这个东西的市场在哪里就去哪里做学问,跟是不是贫家子弟无关,跟供需关系有关,在一个不需要真理的社会里做学问的结果非死即伤。

上述观点的焦点已然不是适不适合的问题,而是回到问题的最初——“体制”。而着恰恰又不是普通人能讨论明白。但是我想说:古往今来,很多大学问家,都生活在所谓的“体制”下,所以,学问是否一定与体制相关呢?

那些大学者,不外乎三种情况:

第一:贫寒一生,矢志不渝;(这个比较多)

第二:背靠一个大金主,有人供养,衣食无忧,专心做学问;

第三:自己有很高的情商和灵活的思维,用知识和思想令自己富足,同时兼顾学问之路。

当然,体制能帮到一批做学问的人,但选择做学问,就要准备好遗世而寂寞。简言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所以,各个学者状况不同,只因各人选择不同,机遇不同。各个都是孤例,不可能复制。一切皆在人一念之间。

所有我得到的,不论我想或不想,愿或不愿,都是我应得的。

所以,你的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