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关注健康,从“心”开始】心理健康小知识(十二) 起床气


很多人都有起床气,表现在醒来之后精神脆弱、易怒。网上关于起床气的解释很多,有心理学的、生理学的、社会学的方方面面,这些解释构成了起床气的不同侧面。

作为社会人,心理、生理、社会行为三者必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相影响的。根据精分理论,人的意识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起床气是由潜意识作用引起。

起床气是来自民间的通俗说法,表示人在初醒时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起床焦虑、起床愤怒、起床抑郁等。

人在承受外界压力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并记忆在潜意识中。

潜意识是自我的,本能的,自私自利的,追求快乐的原则。

由于后天的社会化,人的日常行为会尽量符合社会的要求,来自潜意识的欲望和本能反应经过意识的修正后再与环境产生交流,其表现是尽量避免冲突,维护和谐局面。就是说,意识是社会的,会限制潜意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

初醒时,负责思维意识的大脑、神经等生理器官从休眠到唤醒需要一个时间段,如果身体还没有休息好,还处于疲劳状态的话,这些器官会“抗拒”工作,这个恢复的时间段就会更长些。

此时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功能,意识分散,对潜意识的管制也就放松了,但是潜意识早已恢复并十分活跃,保存在潜意识中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就很容易进入意识,对外表现为焦虑、愤怒、抑郁等状态。

此时,意识越松驰,起床气就会越明显。早晨醒来,如果面对的是自己的家人,安全感很强,就容易产生焦虑和对家人的愤怒。经常表现为“一点就着”。如果独居,就容易形成起床抑郁,无精打彩等感觉。

综上所述,起床气的来源就是潜意识里保存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则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压力。

常有起床气的父母,如果不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常常会不自觉的拿孩子来渲泄起床气。

一早起床,也许要赶时间,孩子早起要穿衣、洗脸、刷牙、喝水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如果大人情绪不佳,难免看孩子这不顺眼那不顺眼,继而对孩子喝斥责骂。

也许这时候孩子同样的起床气,心理也很焦虑,但是对父母的责骂无力反抗,满肚子委屈。长此下去,亲子关系必然紧张。孩子潜意识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愤恨,到了青春期,就会以逆反形式表现出来。

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有起床气的朋友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寻找压力的来源,及时排解压力,减轻精神负担。早上醒来,给自己几分钟的适应时间,慢慢疏导一下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与家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