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社•活动】第六期医巫闾讲座——“沈阳故宫建筑空间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意蕴”

沈阳故宫建筑空间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意蕴

 

2019年11月22日下午1:30分,第六期医巫闾讲座在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研究员主讲“沈阳故宫建筑空间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意蕴”,讲座由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人类学学科负责人吴世旭主持。

 

李声能,男,1974年出生,硕士,现任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多年从事沈阳城市史研究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持了辽宁省“一宫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本的编撰,起草与审办了《沈阳市故宫、福陵和昭陵保护条例》、《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3部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主持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西塔延寿寺、沈阳故宫戏台建筑群等30余项较大型古建维修工程;主持了沈阳市近现代优秀建筑调查和沈阳市地上文物建筑的普查与测绘等工作。编辑出版了《清沈阳故宫》、《清盛京三陵》等著作,撰写了《盛京城初探》、《浅论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治理原则》、《盛京皇宫空间组合与文化传承研究》、《满族早期都城的空间特点分析》、《沈阳历代城址考》、《盛京城:王城规划模式的范例》、《沈阳故宫修缮历史与修缮理念的分析研究》等30余篇论文。曾先后获得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一宫两陵”申遗工作“贡献奖”、辽宁省文化厅和人事厅授予的“辽宁省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参加的“盛京宫殿建筑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105)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J-2-50-06),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沈阳故宫的空间演变

讲座伊始,李馆长介绍了沈阳故宫的概况。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是全国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1961年,沈阳故宫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帝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基本建成,分别为努尔哈赤宫殿、皇太极皇宫和乾隆行宫。“分期建造,相互融合”是沈阳故宫的一大特点。

 

李馆长从沈阳故宫所处位置及内部安排两方面分析指出,其在建造和设计上极具科学性。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城中线之上,现存建筑可分为宫室区、大政殿与十王亭两部分。宫室区为两进式庭院,一进院中即为崇政殿,是为沈阳故宫中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乃清太宗日常处理要务之所。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改号大典就在此举行,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在东巡盛京之时亦曾在此接受群臣朝贺。过崇政殿进入二进,迎面即可见凤凰楼,该楼建于3.8米高的青砖台基之上,为当时盛京最高建筑。凤凰楼名为楼,实则为门,是帝后进入居住区的主要通道。“以楼为门”这一特点源自满族先人长期生活于山区的传统生活习惯,不论在建州老营、赫图阿拉亦或是萨尔浒山城都可见类似之景。这种设计既可瞭望敌情,亦可登高观景,同时也象征着超凡的等级地位。

 

宫室区之东即为大政殿与十王亭。该区建筑群原为努尔哈赤所建,欲为处理朝政、旗务。遗憾的是直至1625年努尔哈赤薨逝,该工程仍未竣工。第一位使用大政殿与十王亭的皇帝实为皇太极,1626年皇太极登基为帝,登基大典便选在此处。李馆长又强调,十王亭与大政殿的分布以及帐幄式建筑造型实则仿效满族八旗制度在军中的商政议政模式。大政殿前是左翼王亭和右翼王亭,其后八亭按照八旗顺序排列,这些都是八旗制度的具体再现。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李馆长称,事实上,不仅努尔哈赤、皇太极在沈阳故宫理政,顺治皇帝亦曾在此处举行登基大典,若说沈阳故宫是“三代帝王城”也不为过。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后曾多次欲东巡亲临沈阳故宫,但终未能成行。其后康熙皇帝曾于康熙十年(1671)、二十一年(1682)、三十七年(1698)三次东巡盛京,而且均师出有名且名副其实。乾隆帝分别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四十八年(1783)共四次东巡盛京祭祖谒陵,并形成了清帝东巡盛京的定制。从乾隆东巡开始,清帝东巡要在盛京皇宫内举行庆典、筵宴、祭祀等活动,同时解决皇帝处理政务及居住问题,加之乾隆帝决定在盛京宫殿尊藏《实录》、《玉牒》等,故乾隆帝在首次东巡后,对盛京皇宫进行重新规划,加以改建、扩建、增建,这些建筑为后来清帝东巡至盛京宫殿的驻跸及举行各种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沈阳故宫的文化意蕴

 

李馆长指出,沈阳故宫虽然是满族人兴建和使用的宫殿,但其中除蕴藏多彩的满族文化外,还可见汉文化、蒙古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子,是多种文化的完美融合。

首先,作为满族最具代表性的宫廷建筑,沈阳故宫处处体现了满族特色。除却前文提到的十王亭与凤凰楼外,帝后居住的清宁宫中的万字炕、西炕所设神龛,院中央所设索伦杆、寝居后的落地烟囱等无一不体现满族生活的典型特征。其次,按照“前朝后寝”的规制进行规划布局、内外装饰以精巧细致、高贵典雅为主的园林式建筑设计、主要宫殿均所采用得以象征帝王的龙为主要纹饰进行彩绘和雕刻等,都是汉文化的体现和影响。再次,在沈阳故宫的木构及装饰上可见蒙古文化的影响,崇政殿、清宁宫等建筑上使用的方柱、方形复莲石础、柱头兽面装饰、龙形抱头梁等都是蒙古族木构建筑中常用的手法。除以上几点外,在沈阳故宫的建筑装饰上又可见藏传佛教的文化特征。沈阳故宫各主要宫殿的内外檐木装修,借鉴了藏传佛教建筑特色的兽面、蜂窝、莲瓣、如意等装饰式样。彩画中的梵字,大清门檐柱的柱帔雕刻、托斗、大替木,以及大清门、崇政殿等处门枋上用的由莲瓣、金刚结、短椽、云纹组成的装饰带,都是藏传佛教艺术中常见的做法。这既富于少数民族特色,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总结、评议与讨论

 

最后,李馆长总结道,沈阳故宫最大的特点在于无前期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将分期所建建筑完美融合。其次,沈阳故宫在历史的变革之中累积下浓厚的历史韵味,每一丝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都有其根源,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今日众人所见之文化瑰宝。第三,沈阳故宫融合了众多文化之精髓,对于了解民族文化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李馆长用一则沈阳故宫宣传片作为结尾,将沈阳故宫之美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简要介绍了沈阳故宫正在举办的“金玉满堂”文化展,并诚邀师生观看。

 

在评议环节,吴世旭副教授强调李馆长的讲座立足于沈阳故宫之内,延伸至其之外,带领我们全方位的领略沈阳故宫之美。其美不单纯是审美意义上,更在于其文化和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更是蕴含于其中的历史和文化。一座建筑之中不仅包含着技艺、匠心,同时也蕴含着人与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在这样复杂的关系的建构过程之中,建筑扮演者不可忽视的作用。了解沈阳故宫,在历史中追忆,在追忆中思考,是我们应做之事。

 

在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李馆长首先回答了李云霞教授提出的沈阳故宫现在是否再现坤宁宫萨满祭祀的问题,称由于祭祀流程难以严格按照清代制式、祭祀所需物品难以操作等原因,沈阳故宫现在未行萨满祭祀表演,但在馆内藏有大量珍贵的萨满祭祀神服、神鼓等清代流传下来的文物。随后李馆长应同学要求,介绍了几件馆内最珍贵的文物。李馆长称沈阳故宫内最珍贵的多为清代早期文物,且多为使用器,如鹿脚椅、努尔哈赤的宝剑、清初作战腰刀、珍贵腰牌等,且馆内曾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如《满文老档》、玉蝶等。

 

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抗日战争、文物南迁等复杂原因,一批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图书馆、镇江博物馆、甘肃博物馆等处。一位民俗学专业同学据宣传短片中一件礼服提问什么人才能穿戴?李云霞教授也追问穿朝服是否必须搭配朝珠?李馆长称,清代服饰一般分为常服与朝服,常服为一般情况下穿戴,而隆重场合必须穿朝服、戴朝珠,朝珠是等级的象征,与领巾、补子等搭配彰显地位尊崇。之后,吴世旭副教授就大政殿正门与殿前甬路不在一条直线提出疑问。李馆长称,我们今日所见大政殿前地面并非初始地面。早在九十年代中期该处就曾动土翻新,随后多年该处又历经拆花坛、建消防水池、考古发掘等变动,今日所见之地面比清初要高半米左右,且改变了原来大政殿与殿前甬道在一条直线上的格局。

随后,一同学提问沈阳故宫内为何会出现与庄严肃穆不符的戏台?李馆长回答众多贵人如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等是极爱看戏的,但出于安全考虑不能轻易出宫,遂于皇宫一角专设戏台以供娱乐。此情况并非沈阳故宫独有,北京故宫、颐和园内同样设有戏台,且制式更高、功能更全。汗王宫毗邻沈阳故宫,为何如今却只留遗址?就此问题李馆长答道汗王宫亦或是一些王府,都只是皇帝的家,在居住地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犹如搬到新家,旧房子并未作为文物专门保护,只由一些当地部门或旁支管理,在历史发展中并未重视,因此导致没落和损坏。最后,吴世旭老师再次就清代文物观念与今日之区别与一致性提问。李馆长称文物的观念是不断变化的,清代对于文物的观念并不深入,多注重实用性,虽已登记造册但缺乏保护意识,在历史演进中存在大量的流失,今日文物之观念较过去更进一步,对于文物的定义也更加严格和规范。

 

最后,吴世旭副教授总结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医巫闾人类学致力于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期待与会同学收获更多、前行更远。李声能馆长的讲座为我们带来一次文化熏陶,这是一次极好的开始,但我们所思所想应不止于此。